(来源:知乎;文/罗晨)

水浒的底色是很阴冷的。

你任何珍视,看重的东西,都会变成其他人掣肘你,玩弄你,胁迫你,勒索你的工具。你为了保住它,妥协、退让、屈服,直到你所珍爱的事物被那些恶人彻底毁掉,你才最终不得不以恶制恶,变成恶人,融入这个吃人的世界。不管这个事物是什么——家庭,地位,金钱,朋友,职位,武艺,名望。

林冲珍视自己的职位,才会被高太尉设计,带刀入白虎节堂;珍视自己的身份名节,才会在野猪林放过两位公人;珍视自己的家庭,才会在草料场安身不悖,以图归复——直到草料场一把大火。

杨志名将之后,自重身份,才会被无赖牛二讹诈;武艺超群,自视清高,才会自愿受刑——直到“智取”生辰纲。

朱仝重义,所以私放犯人被刺配沧州;爱惜名节,所以不肯入梁山——直到被李逵杀了小衙内。

水浒世界里的诸位都是有家有室,欺负到头上能忍则忍,稍微欺负一下不至于跟你拼命的。要不怎么说中产阶级的软弱性呢,我们中产阶级是这个样子的啦,欺负一下也不会掀桌子的。

但武松他不按套路出牌啊。他直接跳过了“被压迫—— 忍让 ——妥协——退无可退——反抗”的标准流程,一步就跳到了反抗阶段。归根到底,武松把他的亲情看得比官职、名誉、清白、身家都重要得多。

王婆和西门庆是理解不了这类人的,他们想象不到一个人前途似锦,有家有业的人,会为了另一个人选择自杀式复仇。

王婆以为武松是中产阶级,但他干的是无产阶级才干得出来的事!

那就没办法了。